不丹 BHUTAN
當你起心動念想去走一趟不丹…
.jpg)
不丹簡介
不丹有「雷龍之地」之稱,梵文意為「西藏的邊陲高地」1774 年不丹王國成立,至 1949 年僅有13位外交使節獲准進入。 1865 年他成為英屬國, 1949 年後不丹與印度政府簽下友好保護條約,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施全面禁煙和禁用塑膠袋的國家。
旺楚克王朝傳世迄今,現任的第五世王─凱薩爾.旺楚克,於 2008 年 11 月 6 日正式加冕,在 17 歲時成為不丹第五世國王,現年 34 歲,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王,也被讚譽為「全球最英俊的國王」,深受人民愛戴。
1974 年不丹國王選擇以「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取代其他國家所追求的國民生產毛額 GDP,成功的創造國家快樂力,並由國家提供免費的教育、醫療,贏得先進國家羨慕眼光。
宗堡 -Dzong
在不丹旅遊,不能不認識這個字-Dzong,即「宗堡」的意思或簡稱為「宗」。不丹分為 20 個行政「區」,就是「省」的意思,每一個區都有一間主廟,稱為「宗 Dzong」,由政府和僧人共用。 在政治宗教合一的不丹,「宗堡」無疑的是最高權力中心,國王和國師都在此辦公。
不丹小檔案
- 首 都: 丁布 Thimphu
- 位 置: 喜馬拉雅山山麓,中國與印度之間
- 面 積: 47,000 平方公里,有台灣的 1.3 倍,大部分國土是 3000 公尺以上的山地。
- 地 形: 不丹位於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的內陸國家。西北部、北部和東部與中國接壤,西部、南部與印度交界
- 人 口: 不丹人口約 70 萬人,主要居民為不丹族和尼泊爾族,不丹族主要分佈在西部,約為人口的 65%,尼泊爾族分佈在南部,超過 35%,另外還有印度人和藏族人。
- 氣 候: 6-9 月雨季,11-3 月乾季
- 溫 度: 年平均溫度 8℃ ~12℃,早晚溫差很大語 言: 宗喀語、英語
- 宗 教: 不丹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宗教國家。75% 的居民信奉大乘佛教,主要是噶舉派,25% 信奉印度教。
- 貨 幣: 那特倫 (Ngultrum)
- 經 濟:不丹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GNP per capita) 有 1400 美元,當地最大收入是售賣水力發電的電力予印度,據聯合國 04 年的全球人類發展報告,不丹在 192 個國家中位居 134 位,經濟相對落後。 旅遊業是另一個重要經濟支柱。不丹過往是與世隔絕,1974 年才開放外國人入境,但觀光客只能參加受政府嚴密監督的觀光行程,逗留每天都要交 250 美元的稅項,以保護不丹的自然環境及古老文化。
- 文 教: 國內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都是免費的。為了保留傳統文化,民眾上班、上學必須穿著傳統服裝,建築必須跟從傳統的風格。
不丹旅遊注意事項
- 時 差: 慢2小時
- 匯 率: 1US = 約62NU (2015年10月更新)
- 電 壓: 220V (雙圓孔插頭)
- 路 況: 不丹是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山國,大部份路都是環山道路,尤其以普那卡、卜姆當須5-6小時山路車程,請自備暈車藥。
- 廁 所: 沿途山路並未備廁所,可能的話盡量找沿途餐廳,且已商請當地備大傘於車上,敬請方便時使用!
- 交 通: 最大的車子為18人座;便於山路行駛。
- 餐 食: 除飯店內早餐、牛奶、吐司、稀飯; 午、晚餐大都於飯店內餐廳安排當地的風味餐食。
- 消 費: 不丹是內陸小王國所有東西都需從外地進口,所以生活用品、手工藝紀念品都不便宜!
.jpg)
食
紅米、蕎麥、小麥、玉蜀黍是不丹人的主食,不丹人喜歡吃辣椒,起司燴辣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肉類則有豬肉、牛肉、雞肉、氂牛肉等,但是他們不吃新鮮肉品,深信動物被宰殺之後,靈魂不會立刻消失,鮮肉必須曬兩個月變成肉乾再烹煮。
衣
為了保留特殊性的傳統文化,不丹國規定全民穿國服,標準規格的男性國服稱為幗(GHO),女性則稱為奇拉(KIRA),幗是男人的穿著,連身及膝的短袍斜開襟。奇拉是女人的裝扮,上身是合身的緞面繡花及腰短衣,下身則是長至腳踝的裙子或沙龍一片布的長裙穿法。
住
傳統的不丹房屋,一般格局樣式在不丹普遍相同,一樓養牲畜、二樓起居空間、三樓則是儲放雜物的地方。他們習慣於牆上彩繪各是各異的避邪物,或是掛在屋角四周。
藏傳佛教的共同始祖
蓮花生大士Guru Rinpoche
寧瑪派的傳承祖師,被稱為第二佛陀。被稱有彌陀身、觀音口、釋迦心,合諸佛菩薩身口意之三密金剛應化身。據說於釋迦牟尼世尊涅盤後第八年在西印度達喇郭嘯海五色蓮花中化生出生時,就如八歲幼兒,左手持蓮花,右手持金剛杵,阿彌陀如來所化現出之此尊古佛,由花而生,故名蓮花生。
轉經輪
轉經輪即以清淨惡業、積聚功德著稱。其所在地區將全然被清淨轉化,充滿寧靜安詳喜悅、對心靈穩定有很大幫助。
彩色經幡
五色除障旗稱為「天馬旗」,又稱「風馬旗」,藏文譯音為「Lungta」,通稱為,「經幡」。五色經幡上印有各諸佛菩薩經咒,又稱為「佛幡」,懸掛或施放天馬旗之目的可以祈福延壽、消除一切病業、惡運災劫、破解檔煞外來一切魔障,祈求事業順利。
面具舞
「假面金剛舞」並非表演,而是修法的一個重要部分,舞者身著華美絢麗的服飾,藉著威猛的舞姿及深沉的頌咒和撼動人心的法器吹奏,為世人跳出消災祈福之舞。

丁布 Thimphu
1961年成為不丹的首都,之後漸漸發展成人口10萬的第一大城,是不丹最繁榮的城市,餐館、旅館、酒吧林立,商業活動熱絡。
巴羅 Paro
不丹唯一對外的門戶,國內的機場建於此,巴羅谷充滿了豐富的吸引力,擁有許多古老的修道院和寺廟。目前整個巴羅有眾多寺院和佛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絕壁上的虎穴寺(Taktshang),更是全不丹最具代表性的地標式建築。
普那卡 Punakha
由於1907年不丹第一任國王Ugyen Wangchuck在此即位,所以普那卡是不丹的故都,鄰接丁布、加薩和旺杜。1955年前這裡是不丹首都。
旺都 Wangdue
不丹第二大省由15小村莊組成;此地剛好是母河與TANG河的交會旺都低谷,旺都意為圓滿自在權力即統治之意。
卜姆丹 Bumthang
古老而神聖的寺廟與佛塔散落谷地各地角落,經幡揚、經輪轉,這裡是不丹人的精神中心,最能代表不丹的心靈原鄉。